banner

行业资讯
品质赋能平台 聚力价值信任

护肤品安全性评价

来源:英格尔检测 发布时间:2022-11-11

  目前,我国存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与其他质量和产品标准并存的现象。这些法规和标准是由不同的部门制定的,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化妆品的安全性,相辅相成,但在某些方面是有区别的。化妆品注册备案工作实际主要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化妆品检验方法分为微生物检验方法、理化检验方法、毒理学评价方法和人体适宜性评价方法。其中毒理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急性毒性、动物皮肤黏膜刺激试验、亚慢性毒性、致畸、致突变、慢性毒性、致癌等24项。人体适宜性评价主要是指人体斑贴试验和人体试用试验的安全性评价。2019年9月,国家医疗用品管理局发布实施了《化妆品注册与备案检验标准》,对不同类型化妆品的检验项目做出了具体规定。


护肤品安全性评价


  目前,我国化妆品毒理学评价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动物试验。然而,近年来,公众对动物福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动物试验的伦理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动物实验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动物的皮肤和角膜在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与人类的皮肤和角膜有很大的不同。动物毒理学试验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实验者的主观评价,不同实验者的结论可能不同。另外,动物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试验周期长。

  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体外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体外替代方法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体系。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化妆品用化学材料3T3中性红摄入光毒性试验方法、化妆品用化学材料体外腐蚀大鼠皮肤耐受性试验方法、皮肤光过敏试验方法、化妆品中游离甲醛试验方法、化妆品用化学材料体外兔角膜上皮细胞短期暴露试验、皮肤过敏:局部淋巴结试验:DA、皮肤过敏:局部淋巴结试验:Br DU-ELISA、化妆品用化学物质体外皮肤过敏:直接肽反应试验、化妆品中斑蝥素和氮芥的检测方法、化妆品中十种α-羟基酸的检测方法、细菌突变试验和致畸试验,修订完善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